大脑皮质第6b层(Layer 6b)位于皮质的最深处即灰质与白质交界处,是大脑皮质发育中最早形成的结构。6b内神经元数量较少,但在海量皮层其他类型神经元的迁移、远程神经连接和回路构建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有关皮质发育分子机制方面的研究关注在数量巨大的细胞类型,但关于第6b层神经元发育的认识相对有限。2025年3月31日,复旦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宋宁宁副研究员及其团队在Cell Death Discovery上发表题为“Satb2 and Nr4a2 are required for the differentiation of cortical layer 6b”的研究论文,阐明了转录因子Satb2和Nr4a2在皮质第6b层发育过程中的重要调控作用,为深入理解大脑皮质发育机制提供了新的见解(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20-025-02402-2)。 转录因子Satb2(special AT-rich sequence binding protein 2)是核基质附着区域结合蛋白家族成员,能与基因的核基质附着区域结合,是调控基因表达的
注意力缺陷多动症(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全球患病率约为5%,其主要特征是活动过度、注意力不集中及冲动行为。ADHD的病因多样,其中遗传因素导致的脑结构和功能缺陷扮演着重要角色,众多研究发现ADHD病人中海马脑区存在结构和功能的变化。2025年3月20日,复旦大学实验动物中心丁玉强教授课题组在Neuropsychopharmacology发表“Central Med23 deficiency leads to malformation of dentate gyrus and ADHD-like behaviors in mice”,揭示了中枢Med23缺陷导致小鼠齿状回(DG)畸形和ADHD样行为的相关机制。 Med23是中介体复合物 (Mediator )尾部的一个亚基,通过连接转录因子和RNA聚合酶II来调节基因的时空表达。临床研究报道Med23突变与多种脑部疾病相关,包括小头畸形、癫痫和智力障碍,但其在脑发育中的生物学作用以及可能的行为后果尚未在动物模型中得到研究。在本研究中
一侧大脑皮层控制对侧肢体运动,这一过程是通过皮质脊髓束来实现的。皮质脊髓束神经元是位于大脑的运动皮层,其轴突聚集成束下行至对侧脊髓从而控制对侧肢体的随意运动。这种对侧支配模式源于胚胎发育中轴突的复杂延伸过程,关键节点在延髓与脊髓的交界处,这些轴突穿越中线(锥体交叉)在对侧脊髓内下行并发出分支到脊髓运动神经元。皮质脊髓束发育异常与先天性镜像运动的发病机制相关,该疾病的特征是:在运动一只手时,另一只手会出现非自主的镜像对称运动。大多数病例是由于锥体交叉的发育异常导致的,即部分轴突未能跨越中线到达对侧脊髓。遗传关联研究发现,先天性镜像运动病人中存在一个称为Netrin-1的基因突变,但一直缺乏直接的实验证据。5月3日,实验动物科学部胡玲青年副研究员在《Cell Death Disease》上发表论文“Ventricular Netrin-1 deficiency leads to defective pyramidal decussation and mirror movement in mice”,在小鼠模型上确认脑内Netrin-1缺乏可引起皮质脊髓束发育缺陷并导致小鼠出现镜像运动。发
Address: Building No.25,
130 Dong An Road, Fudan University
Postal Code: 200032
Tel.: (86) 021-54237169